2012年6月30日星期六

2012年6月18日星期一

解决!前方交会

之前写前方交会小程序的问题,当时虽然编出来了,但没懂为何待定点出现在已知点的一边。今天在《土木工程测量》(ISBN978-7-5608-2746-9)上看到了解释。

ABP的构成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解算出如图a,顺时针方向为图b。在求P点坐标时要保证与实际情况相符,比如找个C点检查一下θ角,最后确定P点坐标。
很高兴能解决问题,更高兴证明自己的问题算作问题。

2012年6月12日星期二

地形图


“大三了地形图还不会看,测个大比例尺地形图都测不明白,画图坎下比坎上还高……”老师时不时会训斥我们,可是老师其实也不真生气,我们也不真羞愧。
我翻了《地图学》和《数字化测图》这篇好好研究一下地形图的基本知识。
选了一幅1500的地形图,上面标注了一些要素。首先看这是一张矩形分幅的地形图,因为它是用坐标把图幅圈出来的,而不是经纬线。


在图廓的左下角应该有测图日期、测图方法、平面和高程系统、等高距、地形图图式的版式等。刚刚讲它是坐标圈出的,但左下角竟写“1954年北京坐标系”,它是大地坐标系啊,应该显示经纬度的,我无法理解!
我试图这样解释下,书上写我国大于1:50万比例尺的地形图都采用高斯投影,那么左下角写北京54坐标是不是默认了选用高斯投影呢?假设是,那么左下角的坐标X=29.50,Y=27.25又不对了,好吧~那只好接着假设X29.50是代表2,950,000Y27.25代表272,500,并且这个Y还得是不加带号不加500Km才成立,那么用这个假设X=2,950,000Y=272,500换算成经度是125°26'27.42"纬度是26°22'48.31"这个地方在哪呢?跑到日本海去了。
所以以上的假设不成立,这既不是高斯投影,北京54坐标也没默认了选用高斯投影。那么右下角写北京54就错了。
我认为这是独立坐标系,“1954年北京坐标系”应该改写为“任意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:坐标起点以‘XX’为原点起算”
首先看左下角的坐标X=29.50,Y=27.25右下角X=29.50,Y=27.50,可见横轴增加了0.25。但0.25单位是什么呢?千米吗?反正图纸上是找不到标注,不过可以得出是千米。图下有4个短线,因为短线是在图廓里侧每10cm有一段,所以图幅是50cm*50cm,且比例尺是1:50050*500=0.25km是实地0.25km,刚好等于Y轴增加的0.25,所以是独立坐标没错,是千米单位没错,而不是高斯坐标系。
这图是数字化测图实验时发的,没想到研究研究得出个这么结论,当时发了很多1:500的图也都写北京54坐标,难道都错了?再去问问老师确定一下。
在西图廓下面注有测图单位:
在南图廓右下方有测量员XXX绘图员XXX检查员XXX,这幅图没标,好不正规。
这幅图的图名为“工人村14”,推测采用了统一顺序编号,很简单,如下图:
最后一点是图号,这幅图图号是29.50-27.25,它们是左下角的XY坐标。矩形分幅的图号简单,梯形分幅很罗嗦,下面开始研究梯形分幅地形图。
这是名为“石佛寺” 1:10000的地形图,我数字化测图上机就是矢量化的这张图,当时觉得密密麻麻的等高线很乱,现在看不止如此。我先在图上标注了我认为的要素然后再说明我的看法。
编号:梯形分幅是按照经纬线进行的,国家8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都有自己的编号规则,只要指明一点的经纬度便唯一确定点所在的各比例尺图幅。编号规则比矩形分幅麻烦很多。
内外图廓:上图标注的内图廓线是经线和纬线,它们围成了梯形的内图廓(1:10000的中唯独地区不是很明显),外图廓和矩形分幅是一样的装饰作用。
分度带:这个很头疼,书上这样写“内外图廓间有分度带,绘有加密经纬网的短线,相邻两短线的长度为经差或纬差1′”。书是这个意思:
书上写得很明白,而且这样画出来也很漂亮,但是我的图却不一样,把“石佛寺”简化:
真搞不懂 >_<
我在别的几幅万图中都没有看到分度带,唯独自己矢量化的“石佛寺” 图框这么古怪!也许分度带不是必须的,找出当时矢量化的文件,在Cass7.1中的图框同样没有画分度带:

不管怎样还得确认一下“石佛寺”那是不是分度带。
左下角经度是123°1845″到右下角123°2230″经过342″,数了一下图下共标了六个短线,两短线的经差是1′和实际的图廓不符。我没办法了,要么它又错了要那不是分度带,不是的话它能又是什么呢?给老师解决吧。
平面直角坐标:分度带与内图廓见注记有千米为单位的平面直角坐标值。这个“石佛寺”和其它几幅图都有标注。
下面写采用西安80坐标系,默认是高斯投影。按照高斯投影的规矩,4152641是图幅所在带号,526是加了500kmY坐标,所以此处是在中央子午线以东26km526km-500km=26km)。X坐标4666是距赤道4666km
其它:摘抄书上“东图廓外上方绘有图例,西图廓外下方注明测图单位全称。南图廓下方有数字比例尺、坡度尺、三北方向图、直线比例尺、测绘日期、测图方法、平面和高程系统、等高距、地形图图式的版式等。其中三北方向图可对图上任一方向的坐标方位角、真方位角、磁方位角进行换算。坡度尺可在地形图上量地面坡度(百分比值)和倾角。”



完。










2012年6月8日星期五

问题,大地坐标系?


打开辽宁省省界的文档,省界选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。


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大地坐标系,用经纬度和大地高表示空间位置。但是上图是一幅无投影的平面,鼠标在平面上移动右下角会实时显示所处的经纬度,问题是平面如何表示出大地坐标的呢?
所以ArcMap虽然没说但一定进行了投影,关键是进行了什么投影呢?是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,还是等面积的。不管是什么投影都会有变形,那么右下角显示的经纬度也就不准了?是不是呢?

2012年6月6日星期三

空间参考(下)

接着上一篇说,武汉大学.mxd的问题就是图层以及底图未与实际坐标配准。你看的教程理解有误区,你问“如何知道底图十字线的坐标”以便和底图配准。这好比项羽做在凳子上要把自己抬起来。教程中的底图有轮廓线角表有经纬度,而你的底图没有。






你做的工作并没配准底图,底图保持了原地不动。

 所以需要校园控制点的坐标,工科学校都有很多,实习实验总要用。如果你有食堂楼角的坐标就用那点配准,有宿舍楼角的坐标就用那点,而不是根据底图十字线配准,因为你没有它的坐标,控制点还要均匀分布。在google earth上看校园大概位于114°20~114°22′间,所以之前你选用的Beijing_1954_GK_Zone_20是正确的。
为了得到几个控制点我在Google earth上选了两个点(这样作是不对的,因为GE提供的分辨率很低,只是为了拽到大致的范围瞎弄,你应该拿到精确的控制点)

 GE是地理坐标,分别为30°32'27.67"北114°21'19.59"东;30°32'27.15"北114°21'43.45"东。这样就配准底图吧。
 点击Georeferencing下的Auto Adjust配准后底图就跑到正确的位置了,而原来位置剩下了你原先在错误位置上矢量化的部分图层。

 所以应该先把底图弄到正确的位置上来,然后矢量化,不过也没关系,把那些图层同样拽过来就OK了。祸不单行,又有新问题了。


如上图,配准后底图缩小了些,为什么缩小?可能是在GE上找的控制点太不精准,那么这缩小就不应该,但实际上配准该不该有变化呢?我不知道耶。那么假设有一幅小比例尺地形图没达到比例尺精度,虽然按照要求不能够根据它矢量化,但是就是拿它进行矢量化了呢,那么配准后底图就肯定被拉大了,我是这样想的。所以有了这个问题,即:“是不是达到规定比例尺精度的栅格图配准后理论上不产生缩放?”瞎想的~
抛开上面的问题,如果要把他们弄吻合,可以使用缩放(Scale)命令。在Customize中的Command选项卡中添加。
最后保存编辑,打开空白ArcMap,加载“面”图层,这回就没有警告提示范围不一致了^_^

2012年6月5日星期二

空间参考(上)


在新浪认识的朋友问如何获取坐标,自己是半斤八两,很高兴能帮忙回答朋友的问题。

地图文档是武汉大学校园,文档矢量化的图层x空间参考为Beijing_1954_GK_Zone_20(即为6°带高斯投影,北京54坐标第20带。)
打开文档右下角显示的Decimal Degrees是经纬度,我没改文档,所以你那边也应该是经纬度。
右击图层

打开properties general选项卡中改变Display改为Meters
确定然后右下角就显示XY坐标了
坐标的显示小数点后几位可以在customize>arcmap options中设定。
地图选的坐标系统投影方式都没错,但是你矢量化时没有控制点,坐标跑没影了  >_<

你可以这样试一试:
打开空白的arcMap,把房屋图层从arccatalog中拖到arcMap里。会提示:
Warning,inconsistent extent!
大概是这样,高斯投影如下,每一带都有一定范围,为了保证Y正值,加了500KM,所以投影带最胖的地方大概是170000~830000
在图层属性中看到
Extent是图层实际的覆盖范围,这个范围不在北京54坐标第20带内
结果就显示了开始的提示。
下图是新建的点图层,坐标同样为Beijing_1954_GK_Zone_20, 将它拖进arcMap就没有显示开始的警示。它的范围20,200,000,如果前边的20代表代号那么200,000则在170000~830,000
 所以要把矢量化的结果安置到实际的地理位置。